人們對安心出行和幸福車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新聞動態
2022年10月13日|星期四
NEWS
汽車行業
行 業 熱 點 話 題
每到節假日,有不少電動車主在高速服務區遭遇充電排長隊的尷尬,關于“充電麻煩,排隊太難”的話題在媒體的宣導下更為嚴重。
雖然這是充電需求在特定時間段的矛盾,但這些特殊經歷似乎會放大新能源汽車補能焦慮,輿論讓“降低車樁比”的需求在提升。
ONE
什么是車樁比?
所謂車樁比,指的是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數量的比例。
其的比值越低,意味充電樁的供給越充分,充電自然更加便利。自新能源汽車產業起步以來,不斷降低車樁比其實已經成了產業共同追求的方向。
/
可以這樣說,
去年之前,國內車樁比在逐年下降的。但是隨著這兩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遞增,車樁比似乎又拉大了。
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的數據:
截至今年8月底,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431.5萬臺,而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1099萬輛。這意味著,車樁比為2.5:1,遠未達到1:1,即一輛新能源車配備一臺充電樁的目標。
現在看來,這一車樁比目標是根據2015年當時技術發展情況進行測算的,眼下其實重要的是如何加強充電樁的合理布局與使用效率。
理論上新能源車主對于充電網絡建設的滿意度應與車樁比的降低成正比。但從實踐來看,車樁比并不是解決“補能焦慮”的唯一度量衡。
比如一些高速公路服務區,有些充電樁因為遭受不同程度的損毀,早已成為故障樁。而有不少城市,有些充電樁無電源接入,有些充電樁出現問題聯系不到服務商,網友笑稱“充電裝”。還有些充電樁雖然能用,但使用效率并不高。
TWO
現象出現原因?
為什么會出現“充電樁緊缺”的現象,這其中存在了一定的客觀原因。
說起來,充電樁布局是否合理、運營效率能否滿足用戶需要,才是真正影響充電樁使用體驗的關鍵點。
早些年充電樁行業曾是風口行業,自然吸引了不少企業進入,最后多數的進入,其中自然有些放棄的,可能是沒有達到預期盈利目標、資金短缺等問題。此外充電網點布局的不合理、維護不到位也是問題。
/
因此我們需要反思:
在充電樁規劃布局中,是否做到了結合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在哪建”和“建多少”的功課是否做好了?
最重要的其實就是“有效的監管體系建立了嗎?”
對企業來說,不僅需要建立起日常充電樁的維護運營機制,及時在數據平臺進行更新,為車主提供有效的充電樁信息,更要合理分配運維人員。
不僅是對使用頻率高、損壞率高的充電樁提高檢查頻次,還要拆除一些長期閑置或難以維修的充電樁,減少不必要的維護成本,提高運營質量和效率。就監管部門來說,則要通過不定期巡查,對充電樁產品質量和實際使用進行監督。
不過說來說去,說到底,在充電樁“不停建”的發展下,其實“有人管”的問題是要緊抓的關鍵。
END